关于泽良

黄思君:3年持续增长,专业精品所的“创业之路”

2024-05-11      173     


本文由我所黄思君主任在

「哲响·请教一下」直播间谈话实录整理


疫情时期成立,连续3年保持50%+增长,福建泽良律师事务所(以下简称泽良)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,就是行动力超强,不断迭代成长。

其实,与其说泽良是一家律所,在我眼中它更像一家带有互联网基因的“创业公司”,在发展过程中,它带有传统律所稳定发展的A面,也拥有创业公司“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”的B面

正因如此,在哲响·请教一下“线上营销”专题直播中,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泽良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思君律师,不只是想聊聊泽良所的互联网获客,更想聊聊其内部的“增长基因”。

直播过程中,思君主任从一体化运营、产品化定位、规模化获客三个方面,分享了泽良的发展与成长,获益匪浅。今天,整理成文,分享给大家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0095413.png


本期直播实录嘉宾:


黄思君,福建泽良律师事务所主任


(以下内容由黄思君主任在哲响·请教一下直播间谈话实录整理)





1.


一体化:像经营公司一样运营律所



众所周知,我国大多传统律所都以一种松散合伙的形式存在,因此,在律所发展过程中很难实现资源、能力的集中,普遍决策力、执行力相对较弱。

所以,泽良在成立之初,我们就锚定了一体化这条路。一体化运营背后,紧密的组织结构,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逻辑,让律所在成长过程中拥有了“小步快跑,快速迭代”的可能。

我常说,希望可以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运营一家律所,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,我们格外注重人才密度、组织架构这2大维度。

为什么注重人才密度?奈飞创始人里德·哈斯廷斯在《不拘一格》里写有一句话:“极高的人才密度,是一家企业成就卓越的关键”。

不论是律所还是企业,任何组织机构要想实现良性运营,岗位和人才的匹配程度一定是关键影响要素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的人才,不仅仅是指律师,更是指律所运营过程中,各个环节、部门必备的关键岗位,比如,品牌部的内容运营,市场部的销售专家,大中台的行政秘书等等。

这些岗位的专业人才,往往是在传统律所中会被忽视的部分,或许这与律师行业长期以来“产供销一肩挑”的工作模式有关,但对于一体化律所来说,要想实现顺畅运行,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。

因此,为了提升所内的人才密度,我们会特别重视薪酬设置、人才引进、能力提升这3个方面。

薪酬设置方面,我们更倾向于通过高薪的方式予以人才尊重,挖掘人才、留住人才。所以,当律所的业务情况不断向好时,我们会给大家无条件涨薪,比如,2021年,律所业务情况比较乐观,所内所有律师的底薪就从8000元/月统一提升到了10000元/月。

这样的涨薪机制,让律所的成员都共享了彼此付出的成果,因此,在大家的认知中,律所的发展不再是靠某一位主任,某几位高伙,而是靠大家,这会让律所的成员更有干劲。

人才引进方面,我们会结合各个岗位所需,跨行业引进人才,比如,律所的运营总监,曾经是字节跳动的高管,人力总监之前就职于大型地产集团,品牌总监之前是上市游戏公司的运营经理。要知道,“非法律人才”如今才是律师行业的紧缺资源。

能力提升方面,为了持续提升律所成员的职业能力,我们在所内也进行了常态化培训的政策制定。不仅是律师成员,针对我们的市场人员、品牌人员我们也会组织定期的培训。比如,针对全所各部门伙伴,从新人入职的第一天开始就会收到泽良培训计划清单,按照周、月、季度推进培训计划,针对核心骨干,我们会支持他们外出参与高额的付费培训。2023年,我们在培训板块的投入就已经超过了百万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0095420.jpg


为什么注重组织分工?这也是一体化律所的必备特质,因为要实现律所内部资源的统一调配,所以需要设立不同的功能部门,构建分工明晰,协作流畅的组织架构。不同的部门,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,相互分工,各司其职,相互配合,共同支撑着律所的运行。

在泽良的内部,我们就设立了4个部门——品牌部、市场部、法律部大中台,从前端到后端,从内部管理到外部拓客,这四个部门都各司其职,却又强强联合,共同助力律所的良性运转。

品牌部,就是律所对外宣传的关键窗口,负责律所对外形象的塑造和运营,解决让更多客户看见泽良,让潜在客户选择泽良的问题;


市场部,就是律所链客转化的硬核节点,负责律所谈案、渠道开拓等相关实务,解决律所的业务成单问题。


法律部,就是律所提供法律服务的核心部门,主要由法律专业人员组成,负责办理案件、研发产品。


大中台,下设多个二级部门,人力资产部、运营部、知识管理部、数据组、行政部、财务部等,主要负责律所的人员招聘与培训、高效运营、知识管理、流程优化、数据分析等工作,帮助律所更好实现赋能价值。


一体化运营,让泽良成为了一家强组织的律所,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统一调配,也正因如此,泽良才能在产品化定位、选择,规模化获客方面,实现更加高效的尝试。


2.


产品化:在赛道选择上不断“做减法”



产品化,是近10年来律师行业的热门话题,不少律所、律师团队都将法律服务产品研发当作了市场化获客的基础标配,泽良自然也不例外。

其实,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产品化获客的道路,但是在产品赛道的选择上,我们一直在不断筛选、优化。

2020年,律所成立之初,我们着手研发了10多个法律产品;到2022年,我们通过筛选调整,只剩下7个百万级别的产品;2023年,我们集中大部分资源到了我们的拳头产品——保险拒赔业务上。


可以说,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做减法,越来越聚焦,将我们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擅长并热爱的项目上。那么,我们是如何进行筛选的呢?具体来说,可以分为2个维度,一个是参考要素,一个是决定要素。

参考要素,很好理解,也就是大多律所在选择专业赛道时,会参考的市场、能力、资源,这3大标准维度。

所谓市场,就是国内现行的法律市场哪个业务需求量比较大、比较热门?律师在哪个方面赚到钱?客户在哪些业务上有痛点?这是市场方面的需求。 


所谓能力,就是所内律师擅长的业务领域是哪一个?这一点十分重要,要知道如果没有能力,再好的市场机会也无法抓住。


所谓资源,就是律所获客的渠道。这是律师行业的特性,有一部分业务依然需要依靠资源渠道获得,如果没有资源或是特定的契机,很可能都无法“入局”。


为什么说这3大维度是参考要素呢?因为,从这三方面出发,我们选择的产品业务方向一定是“能做”的业务,这只解决了擅长这个维度的问题,但擅长,不一定能够持久,要想持续,就需要找到律所律师真正热爱的方向,所以,我们还需要考虑产品赛道选择的决定因素。

决定要素,也就是律所的“基因”。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,我们举个例子来看。

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,泽良是一家一体化运营的律所,这一基础,让我们在互联网获客方面有了天然的优势。综合考虑后,我们决定通过互联网进行婚家、保险、物流等产品业务的研发。


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,我们发现,相较于toB的大客户业务,泽良的小伙伴更热衷于服务更广泛的toC普通人,这也符合我们律所的价值观:让更多人享有法治。因此,我们逐步优化了物流类业务,将其作为我们其他业务的链接渠道。


当然,为什么我们最后选定将保险拒赔业务作为拳头产品而非婚家业务呢?

一方面,是缺乏热情。婚家业务要想做好做到极致,需要律师有极强的共情力和情绪感染力,长期坚持对客户输出情绪价值,建立信任。考虑到短期的收益效率,和我们律师更享受开庭后的正面对抗,所以就算我们的婚家产品当时的年收入已经突破200万,我们也并未将其选为拳头产品。

另一方面,是数据梳理辅助我们看见了保险拒赔业务的长处,具体来说,我们梳理了3年来,律所办理量最大,胜诉率最高,客户满意度最高,复购最多的业务领域,综合来看,保险拒赔方向数据较为亮眼。


微信图片_20250710095426.jpg



律所的产品赛道选择,其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,尤其是在律师业务同质化情况凸显的今天。泽良这4年来,也在不断地结合实践调整我们的产品方向,试图找到律所擅长且热爱,客户需要且愿意付费的业务领域。虽然,这过程中,我们会走一些弯路,但总体看来,每一次的尝试都给我们带来了收获,让我们建立起了更加多维的视角体系。


3.


互联网:规模化获客的实用“工具”


今年以来,有关律所互联网获客的讨论,热度一直居高不下,互联网获客究竟能否成为律所未来获客的出路,在我看来,这个答案毋庸置疑。任何律所未来大概率都会走上互联网获客这条路,就像我们的餐厅大多会上架美团、大众点评等平台一样。

其实线上+线下的获客方式,很多律所都早有尝试,从最初的官网,到后期的公众号,再到这两年的抖音、小红书等等,大家都有所尝试,只不过在此过程中,有的律所取得了可观的成果,有的律所成效未显罢了。

但是,在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今天,律师不仅需要面对同行的竞争,越来越多跨行业竞争也在出现,比如,相继开辟了财税法律业务的“四大会计事务所”。面对市场竞争,律所该如何规模化抢占市场?最好的方法,就是给专业能力加上工具的翅膀,互联网就是这个工具。

对于律师行业来说,不论是律师个人,还是5-10人的律师团队,或是20、30人的中小律所,更或是规模大所,都适合互联网获客这种模式。因为互联网只是律师获客的一种方式,就像餐厅使用大众点评平台进行推广是一样的逻辑。

很多时候,律师都会存在一个问题——我的客户究竟在哪儿?该如何触达?关于这个问题,我相信没有一位律师能够给出绝对肯定且精准的回答,毕竟客户的存在永远是流动的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既然我们无法精准找到客户,那就让客户在需要的时候看到我们。

所以,泽良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,通过公众号、视频号、百度、官网等渠道,持续输出保险业务相关的高质量普法内容,为的就是让客户在遇到问题上网检索时,能够看到我们、对比之后选择我们。只有将律所的品牌推广得足够远、足够广,才能尽可能多地触达潜在客户,通过筛选,实现规模化获客。


当然,互联网作为工具,是泽良获客的方式之一,我们同样保留了其他类型的获客方式,比如,线下宣讲等等。




4.


写在最后


在直播过程中,思君主任说了一段话,让人记忆深刻:“律所的发展有AB面存在,A面是律所稳定的现金流,拥有信任基础的老客户,稳扎稳打的老业务,B面则是不断探索、尝新,试图寻找出更新的出路,不断沉淀我们的专业能力。”

经济环境在变,法律市场在变,这也就注定了律所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,泽良走过的这4年,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摸索求变的过程——一体化运营的组织形态不断完善,产品赛道选择的不断优化,获客方式的不断进阶

每一次变化,都是律所成长的表现,就像思君主任说的,要相信,律所发展的过程中,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。


  • 福建泽良律师事务所-官网

    电话: 0592-5973521 地址: 【泽良律师总所】厦门市思明区台南路77号汇金国际中心23F
    【泽良杭州分所】杭州市拱墅区杭行路708号 博地符星创新中心1号楼13层
    【泽良广州分所】广州市越秀区富力新天地中心46楼4604
    【泽良福州分所】福州市高新区创业路2号邦邦财富中心16楼1603
    【泽良龙岩分所】龙岩市新罗区华莲路金融中心A1栋611室
    【泽良泉州分所】泉州市丰泽区宝洲路万达中心A座809

    友情链接: 保险理赔网 泽良婚家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