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了这么多年保险拒赔律师,经手的案子不计其数。每天打开卷宗,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一纸“拒赔通知书”。
只有真实办案的我们才稍微能够感同身受,背后,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是电话那头强忍的哽咽,是诊室外攥紧的缴费单,是顶梁柱倒下后整个家的天旋地转。焦虑、无助,甚至对明天的茫然,我们太熟悉了——它们就刻在当事人疲惫的眼底,也沉甸甸地压在我们这些“打拒赔官司”的人心上。
就在前几天(6月25日),上海的王女士案子结了。案子本身赢了,钱也赔了,按说尘埃落定。可我们的结案回访电话里,聊着聊着,她那边突然没了声音,过了好一会儿,才传来极力压抑的、断续续的抽泣。“律师啊…真没想到…从出事、到被拒赔、找你们、打官司…到这会儿…我…我才敢真的松一口气…感觉…这坎儿…才算彻底翻过去了…” 她不是为胜诉激动,而是那种“终于能把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,可以重新开始生活”的释然,让我们这些见惯了悲欢的律师,也忍不住心头一酸。
是的,我们为每一个能帮当事人讨回公道的胜诉欣慰。但律师这行,也最明白现实的骨感。不是每一个“理应得到”的诉求,都能在法律条文和冰冷证据面前,换来圆满的结局。 有时,穷尽所有程序,用尽浑身解数,因为一些复杂的、绕不开的客观现实,我们眼睁睁看着一些当事人,最终还是没能拿到那笔救命的赔偿。赢了法理,却输了“生机”。官司结束,对他们来说,可能意味着更深的泥潭——医疗债台高筑、收入彻底断了来源、一个家瞬间没了主心骨……
面对这些在维权路上耗尽心伤痕累累,尤其处境格外艰难的朋友——也许是因重病再也无法工作的单亲妈妈,也许是背上如山医疗债的普通工薪族,也许是突遭横祸让全家生计陷入绝境——我们泽良律师,内心那份感同身受的沉重,常常无以言表。在办公室里讨论完案情,深夜加班整理卷宗时,这些面孔总在眼前挥之不去。这份沉甸甸的“感同身受”,不是虚的,它最终化成了泽良律师自发的行动。
于是,由泽良律所保险拒赔事业部律师决定向律所申请一笔泽良公益基金,【泽良公益-保险拒赔关爱金】就这么诞生了。
这不是一笔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巨额赔偿,它甚至称不上“赔偿”。 它更像是在漫长而寒冷的维权之路尽头,一个曾与你并肩走过一段、深知其中艰辛的同路人,递过来的一杯热水,一份微小却真诚的心意。
为什么要有它?(初心)
源于我们在处理海量拒赔案件中,那些无法回避的“看见”:看见有些当事人,即使走完法律程序,依然深陷病床无力支付后续费用,或是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,生活陷入绝境。是泽良律师群体自发地、朴素地觉得:该做点什么。
给谁?(援助对象)
主要面向那些已经通过法律途径处理保险拒赔,但境遇依然特别困难的当事人。我们不看案件输赢,只看您现在实实在在、火烧眉毛的困境——下一笔药费在哪?生活怎么继续?孩子的学费怎么办?
是什么?(援助性质)
一笔应急的、补充性的关怀资金。它无法替代应有的保险赔偿,可能也不够覆盖巨额医疗费,但我们希望它能:
帮您暂时垫付一两个月的必需药品;
解一下孩子学费或基本房租的燃眉之急;
让您在身心俱疲的低谷,感受到一丝“被看见、被关心”的暖意,知道还有人记得您的难处。
核心意义
秉持泽良律所的“善良”,传递一份温度。
告诉您
您没有被遗忘。 法律程序结束了,但您的困境,我们看见了,也放在心上。泽良律师关心的,从来不只是案卷上的输赢,更是案子背后那个“人”,他/她之后的日子怎么过。
践行我们的“意难平”
作为专啃保险拒赔硬骨头的律所,我们比谁都清楚这个领域的痛点和当事人的不易。设立关爱金,是我们这群律师,在法律服务之外,对自己内心那份“意难平”的交代,是我们履行职业良知和社会责任的笨拙方式。
凝聚微光
这笔钱,来自泽良律所的公益性捐助。每一分,都代表我们整个团队,对困境中您的深深祝福和一份沉甸甸的心意。
泽良公益-保险拒赔关爱金,是法律理性框架外,我们努力点燃的一抹温情。 它或许微弱,无法照亮整片黑夜。但我们真诚希望,这份来自一群深知您维权路上经历了什么、此刻仍在经历什么的律师同行的微薄心意,能在您最艰难的时刻,带来一点点慰藉,一丝丝支撑您继续走下去的力量。
我们始终相信,冰冷的法条之外,人性的关怀与不灭的善意,同样是抵达公平不可或缺的光。
© 2023 福建泽良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